法治日報全媒體記者 王家梁
清晨六點,貴州省都勻監(jiān)獄的走廊被一串堅定的腳步聲喚醒。腳步聲的主人,是還有三個月就要退休的民警宋志東——同事們親切稱呼他“老宋哥”。從警38年來,他扎根高墻之內,以“盡心、真心、耐心、平常心”的“四心”準則堅守崗位,用平凡日常書寫動人堅守,成為監(jiān)獄里溫暖又堅實的“定盤星”。

圖為宋志東工作照。
在同事眼中,宋志東從沒有因資歷“搞特殊”,“簡單的事情重復做,重復的事情用心做”是他常掛在嘴邊的“工作經”。手頭工作一收尾,當別人還在歇腳時,他已穿戴好單警裝備開始巡查,“別嫌巡查煩,‘要我巡’得變成‘我要巡’,這是對工作負責,更是對自己負責”,每次與年輕民警一同巡查,他總會反復念叨這句話。
年輕民警們都盼著跟他值班,遇到罪犯情緒波動、突發(fā)矛盾等情況,宋志東總能第一時間沉著到場,帶領大家拆解問題、妥善處置。他從不用言語說教,而是以“多走一步、多問一句、多幫一把”的行動樹起標桿,讓安全感在團隊中傳遞,也讓“責任”二字深深扎根在年輕民警心里,將日常巡查的“重復”淬煉成沉甸甸的責任。

圖為宋志東工作照。
不僅在日常工作中盡心,面對新挑戰(zhàn)時,宋志東更以一顆真心潛心攻堅。擔任監(jiān)區(qū)干事后,各類報表臺賬、數(shù)據統(tǒng)計成了他的“新課題”,五十多歲的他面對電腦時,連基本打字都生疏,更別提復雜的公式??蛇@個“倔老頭”偏不信邪,休息時對著鍵盤一個字母一個字母練習,遇到不懂的操作就反復琢磨教程,上班時還拉著年輕民警“打破砂鍋問到底”,從“復制粘貼”到“函數(shù)計算”,一點點攻克難關。
功夫不負有心人,他硬是從“電腦盲”練成了同事口中的“辦公能手”,整理的臺賬條理清晰,填報的數(shù)據從不出錯,用行動踐行著“干一行愛一行,干一行專一行”,也讓年輕民警明白,所謂“困難”不過是需要多一分決心與堅持的“必經之路”。
“穿警服、頂警徽,咱既是執(zhí)法者也是守護者。”有著38年從警經歷、27年黨齡的宋志東,始終以耐心堅守本心,做高墻里的“引路人”。面對罪犯,他用“耐心”換“真心”:有罪犯因思念家人情緒低落,他就拉著對方坐在操場邊聊家常、話牽掛,幫著疏解心結;有即將刑滿釋放的罪犯對未來迷茫,他便翻出政策文件逐條解讀,結合自己見過的改造成功案例,幫對方規(guī)劃出路?!叭嗽愿妨?,咱就幫著扶起來;路走歪了,咱就給指明方向”,這是他教育改造罪犯的“上策”。
38年來,他兢兢業(yè)業(yè)引導無數(shù)罪犯認識錯誤、重塑自我,不少人刑釋后還會寫信向他致謝,讓“改造”不再是冰冷的制度,而是充滿人性關懷的“重生之路”。

圖為宋志東工作照。
對待工作盡心盡責,對待名利,宋志東則始終保持一顆平常心,甘做不追名利的“老榜樣”。每次評優(yōu)評先,他總習慣性“往后躲”。今年年初的監(jiān)區(qū)推薦會上,面對大家的提名,他又一次擺著手推辭:“年輕同志更需要肯定,他們比我辛苦?!薄皩Α胶停瑢Α弧?,對‘利’要知足”,這句話是他豁達心態(tài)的寫照。即便臨近退休,宋志東依然保持著每天提前到崗的習慣,提前檢查巡查安全隱患,梳理當天的工作清單,仿佛要把38年的經驗都揉進最后幾個月的堅守里——同事們都知道,他舍不得這片奮斗了一輩子的陣地,更舍不得那枚熠熠生輝的警徽。
宋志東的從警路,沒有驚天動地的壯舉,沒有耀眼奪目的榮譽,卻像監(jiān)區(qū)那盞長明燈,溫暖而堅定。它照亮了年輕民警的成長路,也映照著高墻內無數(shù)人重歸正途的改造路,用38年的堅守詮釋了一名監(jiān)獄民警的初心與擔當。
編輯:董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