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記者 韓宇
在遼寧省鐵嶺市12348熱線平臺值班律師的及時介入下,近日,一起因樓上鄰居家漏水導致的糾紛得到了圓滿解決。
鐵嶺市司法局近年來不斷深化便民利民惠民措施,創(chuàng)新公共法律服務方式,提高公共法律服務質量,持續(xù)擦亮“為民服務”底色,在預防糾紛、化解矛盾、宣傳普及法律知識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
據(jù)了解,鐵嶺市司法局扎實推進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如今已在全市建成8個公共法律服務中心、103個公共法律服務工作站,2024年共辦理各類法律服務事項5萬余件。
日前,市民葉某急匆匆地來到鐵嶺市遼北公證處,向工作人員詢問是否能上門辦理繼承公證。
原來,葉某母親去世,第一順位繼承人中有位行動不便的老人。工作人員及時開通上門公證“綠色通道”,主動登門為那位行動不便的老人辦理了放棄繼承權的相關公證業(yè)務,并利用周末為趕回鐵嶺的其他繼承人也辦理了放棄繼承權的相關公證業(yè)務,在此基礎上,幫葉某成功辦理了繼承權公證。
鐵嶺市司法局持續(xù)推進開展“法律援助在行動”“關愛殘疾人”“普法進社區(qū)”等系列活動,為群眾提供更加便捷高效、專業(yè)精準的公共法律服務。
鐵嶺市司法局還大力完善城鄉(xiāng)調解組織網(wǎng)絡,推進建成市級調解平臺1個,縣級調解平臺7個,鄉(xiāng)鎮(zhèn)級調解平臺103個,村級調解平臺1401個;指導建立涉及醫(yī)療、交通安全、校園安全、食品安全、勞動關系等24個行業(yè)性專業(yè)性調解委員會;建成市、縣兩級人民調解專家?guī)?個,共有各類專家117人。
此外,鐵嶺市司法局不斷創(chuàng)新仲裁工作方式方法,建立從立案前、組庭前到審理中、裁決前的“全程序調解機制”和“全員調解機制”。同時,積極將知識產權保護工作與仲裁工作緊密結合,聘請兩名省外知識產權領域的法學專家擔任仲裁員,提升全市知識產權仲裁工作的服務能力和保障水平。
在鐵嶺市昌圖縣后窯鎮(zhèn)雙山村主路66根路燈桿上,安裝有264個“黨建+法治”宣傳標語牌,法治文化墻、法治小廣場、三面立體法治標識牌、村規(guī)民約展示板等載體隨處可見,讓村民們出門見法、抬頭看法、休閑學法。
鐵嶺市司法局利用村鎮(zhèn)集市、村居文化廣場、田間地頭等鄉(xiāng)村群眾活動地點,創(chuàng)新“鄉(xiāng)村普法大喇叭”“法治宣傳大巴車 巡演送法進鄉(xiāng)村”“法治鐵嶺公眾號預約咨詢一體化”等宣傳方式,把法治思想、法律知識送到群眾耳畔、眼前、指間。
此外,鐵嶺市司法局還與開原市藝術團合作開展“演員演法+律師講法+志愿者普法+群眾學法用法”四位一體的融合式普法,以小品戲的形式開展法治宣傳專題演出,使普法工作更接地氣,進一步提升群眾法治素養(yǎng)。
編輯:武卓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