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日報全媒體記者 潘從武 通訊員 趙書城 穆小兵
自2個月前鄰居在樓頂修建了花池,吳先生家的墻壁總是滲水。
“花池沒做防水,澆花時,水從樓板流下來,滲到我家墻壁,導致墻皮潮濕、發(fā)霉?!毙陆S吾爾自治區(qū)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阿圖什市的吳先生多次找鄰居協商,對方以“沒證據”為由,拒不解決。
今年9月,吳先生將此事反映至阿圖什市綜治中心,該中心組織住建、公安等部門工作人員上門“會診”。經現場測試,花池確實存在滲水現象。鄰居不再推脫,雙方坐進調解室,經釋法析理,鄰居同意為花池鋪設防水涂層,并承擔吳先生家滲水墻壁的修復費用。
今年以來,克州各級綜治中心充分整合各類資源力量,形成解紛合力。
如今,在克州各縣(市)、鄉(xiāng)鎮(zhèn)社會治安綜合治理中心發(fā)現辦事群眾的變化:進門前,或情緒激動,或一臉愁容;出門后,大多氣定神閑、眉舒目展。
這是克州扎實有序推進綜治中心規(guī)范化建設的生動注腳。近年來,克州堅持和發(fā)展新時代“楓橋經驗”,不斷完善社會治安綜合治理體制機制,努力讓每起糾紛都在法治軌道上得到妥善解決,有力回應群眾期盼。如今,42個縣、鄉(xiāng)兩級綜治中心在克州落地生根,當地基層矛盾糾紛化解路徑悄然改變,平安克州、法治克州“楓”景正好。

圖為阿圖什市綜治中心工作人員正在接待來訪群眾。潘從武 攝
整合資源建強“神經末梢”
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是群眾感知公共服務效能和溫度的“神經末梢”。
過去,矛盾糾紛調處資源碎片化,群眾也面臨多頭跑、跑多次的問題。作為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示范城市,克州依托綜治中心有效防范化解各類矛盾風險隱患,切實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形成了社會治理創(chuàng)新的克州實踐。
綜治中心要發(fā)揮作用,首先要適應群眾需求。
輻射能力強、交通便利、群眾辦事方便,這是克州縣、鄉(xiāng)兩級綜治中心建設選址的標準。如今,阿圖什市綜治中心佇立在城區(qū)繁華地段,日均人流量超百人;阿克陶縣綜治中心落戶城區(qū)主干道與勞務市場相鄰處,可輻射周邊近萬名居民;阿合奇縣綜治中心位于縣城中心,毗鄰219國道,交通便利,標識明顯,自帶“廣告效應”;烏恰縣涉外運輸事務頻繁,該縣綜治中心在貨車司機集中住宿地設分支機構,2000余名貨車司機可以“零距離”享受普法、調解、法律咨詢服務。
除了場所位置方便群眾,克州著力破解部門“物理隔離”,建立聯動工作機制,切實發(fā)揮綜治中心職能作用。
在克州黨委政法委的統(tǒng)籌下,當地縣市綜治中心建立健全“統(tǒng)一受理、分類流轉、依法辦理、督辦落實”等65項工作機制制度,解紛有了法治化“路線圖”。
阿圖什市委副書記、政法委書記張巖介紹,今年4月以來,阿圖什市綜治中心按照“高頻事項常駐、低頻事項輪駐”原則,推動19個部門入駐,綜治中心解紛、服務力量大幅增強。
轉辦、告知、受理,阿克陶縣綜治中心創(chuàng)新的制式登記單涵蓋10余項事務,登記單統(tǒng)一編號,便于查詢、歸檔和回訪,讓群眾感受到辦事流程規(guī)范化。目前,這一舉措已在克州推廣。
今年以來,克州各綜治中心接待群眾1.82萬人次,“有事找綜治中心”已成為當地群眾的共識。

圖為阿圖什市綜治中心“金牌調解室”工作人員正在化解矛盾糾紛。潘從武 攝
攥指成拳高效定分止爭
今年6月,烏恰縣公安局民警巡邏時發(fā)現,某工地項目拖欠24名工人工資合計30萬元。
線索隨即移送烏恰縣綜治中心。綜治中心指派人社、公安等部門工作人員及律師前往工地調解。核實欠薪事實、宣講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條例》、聯系發(fā)包方墊付資金,經多輪調解,工人如數拿到工資。
如今,克州基層警務力量發(fā)現矛盾糾紛后,向鄉(xiāng)鎮(zhèn)綜治中心移交率達97.51%;各級法院入駐綜治中心后,委托調解案件數量同比上升118.11%。當前,克州已基本實現矛盾糾紛由綜治中心“一站式受理、一攬子調處、全鏈條解決”。
“在凝聚合力的基礎上,克州根據矛盾糾紛、困難訴求的不同類型和疑難程度,依托綜治中心建立特色調解品牌,組建專家?guī)旎蚬ぷ鲌F隊‘對癥下藥’,提升多元解紛的時效性和精準性。”克州網格化服務管理中心黨支部書記周啟亮說。
阿圖什市綜治中心聯合銀行、保險行業(yè)協會設立金融糾紛化解窗口,今年以來,該窗口調解59件由道路交通事故、信用卡逾期產生的涉保險、金融類糾紛,涉及金額達百萬元。
烏恰縣綜治中心以當地司法局為主體,建立涉外糾紛聯動調解機制。今年6月,在該機制的助力下,從事中吉跨境運輸的一名貨車司機成功要回了1.8萬元運輸費。
今年以來,“慕峰調解室”“巴仁杏調解室”“坎吉古麗調解室”“和悅調解室”等15個品牌調解室相繼在克州各級綜治中心啟動服務,一批金牌調解員得以大展身手,“全科解紛”格局已然形成。
今年以來,克州各級綜治中心化解矛盾糾紛8500余件,涉及金額約3300萬元。

圖為阿克陶縣綜治中心工作人員正在接待來訪群眾。潘從武 攝
因地制宜發(fā)動群眾力量
“預防和化解矛盾糾紛需要群策群力、群防群治,更需要讓群眾成為社會治理的參與者、受益者?!睘跚】h委副書記、政法委書記黃志文說。
克州各級綜治中心充分發(fā)動和依靠群眾,聽民聲、解民憂、應民盼,全力解決群眾的煩心事、揪心事。
深入排查風險隱患,及時發(fā)現矛盾糾紛,上萬名活躍在田間地頭、小區(qū)、巴扎等地的網格員、平安志愿者、“法律明白人”構成克州社會治安風險防控體系的一線力量。
阿克陶縣綜治中心選聘5名法院、檢察院、公安退休人員為人民調解員,發(fā)揮其威望高、經驗足、法律知識豐富的優(yōu)勢,專門調解復雜疑難糾紛,成效明顯;阿合奇縣200余名鄉(xiāng)鎮(zhèn)工作人員、老黨員、熱心群眾組成志愿調解隊伍,協助人民調解員、“法律明白人”普法解紛,最大限度把矛盾化解在基層。
烏恰縣綜治中心聯合工會,為外賣員、快遞員設立便民休息區(qū)“西極暖心驛”。享受熱水、充電、閱讀等服務的同時,外賣員、快遞員在解紛現場耳濡目染,學習法律知識。如今,近千名外賣員、快遞員在烏恰縣走街串巷,成為排查矛盾糾紛的“生力軍”。
“維護社會安全和穩(wěn)定,重心在基層,力量也在基層。對克州來說,綜治中心既是多元解紛‘終點站’,也是為民服務‘橋頭堡’?!笨酥蔹h委政法委副書記阿布來拉·艾比布拉說,克州將用好法治力量,堅持和發(fā)展新時代“楓橋經驗”,有形有效提升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水平。
編輯:李紀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