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日報全媒體記者 韓宇 通訊員 王平 初艷莉
近日,遼寧省東港市人民檢察院辦理了一起由“撞臉”檢車照片牽出的跨省“替檢”黑產案。辦案檢察官敏銳察覺到隱藏的龐大犯罪網絡,于是精準引導偵查機關偵查,最終將“黃?!?、操作團伙與檢測線“內鬼”一網打盡。
一切始于一次日常檢查。東港市公安局交警大隊對車輛信息進行檢查時發(fā)現,大量待檢車輛的照片存在高度雷同甚至完全相同的情況,隨著公安機關調查,一個有組織的車輛“替檢”團伙浮出水面。案發(fā)后,東港市檢察院第二檢察部副主任楊檸作為案件承辦人第一時間提前介入,深度剖析復雜的線索,判斷溫某某作案團伙絕非“孤狼”,其背后必然存在著支撐其運轉的上下游犯罪分子。從現有證據中抽絲剝繭,不僅厘清了溫某某團伙的作案手法,更成功“解碼”了其上下線的運作模式。檢察官隨即向偵查機關出具了詳盡的偵查提綱,提出兩大核心突破口:其一,從快遞收發(fā)渠道入手,鎖定為溫某某提供異地行駛證的“上線”源頭;其二,從溫某某常去的檢車線入手,挖出里應外合的“內鬼”。
經查,2020年,溫某某與仲某某因合伙開辦的物流公司業(yè)務受挫,便動起歪念,開始專門為全國大貨車司機提供非法“替檢”服務。他們的客戶,多是那些無暇檢車或車輛因違法改裝無法通過年檢的車主。該團伙指使自己公司人員使用自有車輛,通過變造行駛證、懸掛假牌、更改車架號等手段,冒充異地車輛在遼寧、內蒙古等地檢測站“過關”。他們與檢測機構內部人員或“黃?!惫唇Y,騙取正規(guī)的檢驗報告,讓大量本應“下線”的問題貨車,得以堂而皇之地繼續(xù)上路,給道路交通安全埋下巨大隱患。
日前,東港市人民檢察院對溫某某、仲某某、張某某等14人以犯“變造國家機關證件罪”“提供虛假證明文件罪”提出公訴,東港市人民法院分別以“變造國家機關證件罪”“提供虛假證明文件罪”對上述14人判處有期徒刑3年零6個月、1年零2個月、8個月的不等刑罰,同時追繳非法所得并處以罰金。
隨著法槌落下,這條危害公共安全的黑色產業(yè)鏈被徹底鏟除。
編輯:劉舒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