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日報全媒體記者 吳瓊
最近,美印這對"塑料盟友"又吵翻了!當?shù)貢r間8月4日,特朗普在自己的“真實社交”平臺上大發(fā)脾氣,不僅痛罵印度“買俄油并在公開市場轉售牟利”,還放話要大幅提高對印度的關稅。然而,面對美國的連番威脅,印度直接選擇“硬剛”,明著表態(tài):與俄石油能源交易照常,絕不妥協(xié)!
特朗普兩周三連威脅,關稅大棒層層加碼
這已經是特朗普半個月內第三次拿關稅對印度"敲桌子"了。早在7月30日,他就撂下狠話:從8月1日起先對印度商品征收25%的基礎關稅,要是印度還敢繼續(xù)買俄羅斯的石油和武器,那就再加一輪"懲罰性關稅"。
8月1日關稅正式生效當天,特朗普還自信滿滿地對媒體說"我相信印度會停購俄油",結果轉頭就被現(xiàn)實"打臉"。8月4日的最新表態(tài)里,他更是把矛頭直指印度的能源貿易,聲稱印度"低價買俄油再高價轉賣"的行為必須被懲罰,關稅額度將進一步提升。
其實,美國對印度的關稅攻勢并非突發(fā)。今年4月,特朗普就曾簽署總統(tǒng)令要把對印關稅提到26%,只是當時以"談判誠意"為由暫緩執(zhí)行,給了三個月"緩沖期"。而如今生效的25%關稅,已經覆蓋了印度對美出口的870億美元商品,從服裝、藥品到珠寶、石化產品,全是印度的優(yōu)勢產業(yè)。特朗普還不忘倒打一耙:"印度關稅全球數(shù)一數(shù)二,我們早就吃虧了!"
印度硬氣回懟:能源自主憑啥被管?
面對美國的步步緊逼,印度的回應堪稱"教科書級硬剛"。政府消息人士直接向媒體放話:"印方將繼續(xù)與俄羅斯的石油交易?!?nbsp;
8月4日晚,印度外交部發(fā)言人蘭迪爾·賈伊斯瓦爾更是火力全開。他在聲明里明確表示,印度進口俄羅斯石油是為了確保消費者能夠負擔可預測的能源成本,是全球市場形勢所迫的必然選擇,將印度作為指責目標毫無道理。聲明還強調,印度將如所有主要經濟體一樣,采取一切必要措施維護國家利益與經濟安全。
他還甩出一組扎心數(shù)據(jù):2024年歐盟和俄羅斯的商品貿易額高達675億歐元,服務貿易172億歐元,比印度多得多,“美國咋不罵別人?這雙重標準也太明顯了!”
印度總理莫迪的表態(tài)則更顯戰(zhàn)略底氣。他宣稱"印度將成為世界第三大經濟體",并號召民眾購買并推廣本土產品。印媒直接點破:這就是對特朗普罵印度是"死亡經濟體"的正面回懟以及對美國宣布加征關稅的間接回應。莫迪這招相當巧妙——既然美國要加關稅,那印度就靠內需和本土產業(yè)頂住壓力,同時也向美國表明不會輕易屈服于其貿易威脅。
印度商業(yè)和工業(yè)部部長長皮尤什·戈亞爾也給民眾吃定心丸:政府會通過外交談判保護農民、工人和中小企業(yè)利益,在農業(yè)、乳制品等關鍵領域"絕不妥協(xié)"。
利益面前誰也不讓步,美印博弈還得繼續(xù)
說到底,這場關稅風波的核心還是利益博弈。美國想逼印度在美俄之間"二選一",尤其不想看到印度繼續(xù)和俄羅斯做能源、軍火生意。但印度有自己的小算盤:俄羅斯石油價格低、供應穩(wěn),每年能幫印度省下大筆能源開支,這種實惠誰能拒絕?而且印俄早就簽了長期石油合同,哪能說停就停?
更重要的是,印度正憋著勁沖刺"世界第三大經濟體",肯定不想被美國的關稅掐住脖子。通過扶持本土產業(yè)、擴大內需,印度就是要讓美國知道:想靠關稅逼我們低頭?沒門!
目前來看,特朗普的關稅威脅還在升級,印度的反制態(tài)度也越來越強硬。這場美印之間的"硬碰硬"會如何收場?是繼續(xù)互掄大棒,還是找到談判妥協(xié)的空間?恐怕還得看雙方誰能扛到最后。但可以肯定的是,在國家利益面前,誰都不會輕易讓步。
編輯:薛金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