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日報全媒體記者 吳瓊
一場未官宣日期的美俄元首會晤,先因“主角之爭”掀起波瀾。當?shù)貢r間19日,烏克蘭總統(tǒng)澤連斯基在美媒采訪中突然拋出重磅表態(tài):他愿意加入美國總統(tǒng)特朗普與俄羅斯總統(tǒng)普京擬在布達佩斯舉行的會晤,且已就此事與特朗普當面討論過。這一“搶戲”式回應(yīng),讓本就充滿懸念的美俄峰會更添變數(shù)。
故事的起點是16日特朗普的一條社交動態(tài)。他宣稱與普京進行了長達2.5小時的通話,不僅“取得很大進展”,還敲定將在匈牙利布達佩斯舉行面對面會晤,核心議題直指結(jié)束俄烏沖突。俄方隨即證實通話由俄方發(fā)起,普京明確支持會晤選址,但強調(diào)需先通過高級別談判鋪墊。
雖然澤連斯基有意加入美俄元首會晤,但特朗普很快給澤連斯基潑了冷水。他近日直言布達佩斯之行將是美俄“雙邊會晤”,而非三方會談,僅承諾會晤時會與澤連斯基保持聯(lián)系。更耐人尋味的是,此前澤連斯基心心念念的“戰(zhàn)斧”導(dǎo)彈援助,也被特朗普以“美國自身需要”為由降溫。
就在外界以為烏克蘭將被排除在核心談判之外時,澤連斯基19日的表態(tài)撕開了裂痕。他一邊主動示好“愿意開展和談”,一邊劃下強硬紅線“不會對俄羅斯作出讓步”,要求以當前接觸線為?;鸹A(chǔ)。這種“軟中帶硬”的姿態(tài),實則是對被美俄架空的擔憂。有媒體就此指出,澤連斯基顯然不愿淪為“旁觀者”。
眼下三方仍在隔空拉扯:特朗普堅持“雙邊框架”,普京強調(diào)“準備不足”,澤連斯基則用“愿意參會”倒逼話語權(quán)。布達佩斯的會晤桌尚未搭建,一場關(guān)于“誰有資格坐下談判”的較量已率先打響。這場峰會最終是三方共商還是雙邊密談,或許還要看美俄高級別磋商的最終結(jié)果。
編輯:劉海濱